|
![]()
随着5G的到来,手机中的RF设计也日益复杂,使得手机制造商更难满足严格的性能要求。由于手机包括更多天线,支持更多频段,要在所有条件和频率下保持天线性能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阻抗调谐器可在不同的条件下,在多个频段之间,最大限度地提高RF功率传输,能够帮助解决此问题。因此,阻抗调谐器越来越多地用于优化性能,降低设计成本并满足5G要求。本白皮书介绍如何使用阻抗调谐器,并讨论不同阻抗调谐器设计的相对优势。此外还通过多个示例,演示在典型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使用阻抗调谐来显著改善性能。5G加剧了移动设备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满足性能要求变得更困难,特别是移动设备中分配给RF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线性能是关键挑战之一。手机制造商正在添加更多天线来处理不断扩增的频段和无线标准。随着更多天线置入手机,其性能更易受外部影响,如手机接近不同材料以及用户握持手机的方式等。在这些条件下,天线阻抗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天线与RF前端(RFFE)之间的阻抗失配。当天线在不同频段通信时,天线阻抗也会发生变化。阻抗失配减少了RFFE和天线之间的RF功率传输,需增加传输功率来补偿损耗,因此会影响手机的整体RF性能并缩短电池寿命。 阻抗调谐器通过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和广泛频率范围内,将天线的阻抗与RFFE的阻抗相匹配来解决此问题。这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RFFE和天线之间传输的RF功率,从而帮助智能手机制造商满足不同应用和广泛频率范围的性能要求。 RFFE和天线之间的阻抗失配RFFE阻抗通常是恒定的50Ω,但天线阻抗会随频段和使用条件而变化。当存在阻抗失配时,在RFFE和天线之间传输的RF功率会减少。例如,当手机传输信号时,并非来自信号源(RFFE)的所有可用功率都能传输到负载(天线),这可能会导致高达几dB的损耗。损耗量取决于RFFE和天线阻抗之间的失配大小。图1显示系统在不同VSWR情况下的损耗。
图1:VSWR和阻抗损耗比较。 天线阻抗会发生两种变化:静态和动态。 天线阻抗随频率的静态变化变化的大小将取决于天线设计。当天线在不同频段通信时,阻抗会发生变化,同一频段内不同区域的阻抗也可能不同。图2显示在1900MHz频率下匹配的天线;阻抗在其他频率下发生变化,由于阻抗失配而导致损耗。
图2:阻抗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天线阻抗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天线阻抗也可能动态变化,取决于握持手机的方式以及手机是否靠近其他物体。手机上的天线通常主要位于手机的底部和顶部。在具有金属外壳的手机中,天线的主要部分位于手机的外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在一般使用条件下,比如当手机放在桌子上、垂直拿着或用于传统音频对话时,这些天线不会受阻,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其性能。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接近不同的材料也可能导致天线阻抗变化,从而降低天线效率,增加手机中的损耗。在严重的情况下,比如手机横握,双手都挡住天线时,天线阻抗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手机位置改变天线阻抗。 解决阻抗失配问题阻抗失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在RFFE和天线之间插入阻抗匹配网络,以最大化天线和RFFE之间的功率传输。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当负载阻抗是源阻抗的复共轭时,源阻抗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因此,要实现从RFFE到天线的最大功率传输,具有50Ω源阻抗的RFFE的天线阻抗必须为50Ω。然而,尽管RFFE阻抗在所有频段通常都恒定在50Ω,天线阻抗仍随频率和使用条件而变化。要使这两个阻抗一致,RFFE和天线之间需要使用阻抗匹配网络。 什么是阻抗匹配网络?阻抗匹配网络是一种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用于在所需频率范围内使天线阻抗与RFFE匹配。
图4:有/没有阻抗匹配时的阻抗比较。 上述阻抗匹配网络为RFFE提供50Ω阻抗,从而为天线提供RFFE的复共轭阻抗。手机的阻抗匹配网络通常采用电感和电容,形成的网络具有相对较低的损耗,并可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传输线和变压器也可用于匹配,但不是匹配手机天线的最佳选择。 固定匹配网络的限制如果匹配网络仅由固定电感和固定电容组成,则网络的匹配能力仅限于固定阻抗。由于天线阻抗随频率和使用条件而变化,因此固定阻抗覆盖范围有限,仅几个频段或只有一个使用条件能够获得最佳匹配。 可调谐匹配网络的优势而另一方面,可调谐匹配网络支持匹配更宽的阻抗范围。可调谐匹配网络由可调谐为不同值的电感和电容组成。图5说明了可调谐电容相对于固定电容的优点。目标是增加6:1源VSWR和45°相位的阻抗匹配。在源和负载之间串联添加一个1.9pF固定串联电容可在830MHz下实现最大功率传输,因为在该频率下,它在源和负载之间提供了共轭匹配。但如图6所示,1.9pF固定串联电容在其他频率下并不提供共轭匹配。
图5:固定和可调谐电容匹配比较。
图6:6:1VSWR和45相位频率所需的电容。 相比之下,0.6pF至2.6pF的可调谐电容能够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内为负载提供复共轭匹配,从而可在多个频段范围内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选择适当的指标来量化可调谐匹配网络的优势使用正确的指标来量化可调谐匹配网络的优势至关重要,因为一些常用的指标(如回波损耗)无法衡量匹配网络给负载增加了多少传输功率。 回波损耗是入射功率与负载反射功率之比。如果源和负载之间没有匹配网络,则可以假定,负载反射功率减少意味着有更多的功率传输给负载。例如,10dB回波损耗意味着90%的功率将从源传输至负载。但是,如果使用匹配网络帮助实现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匹配,则回波损耗并非是判断传输给负载的功率大小的最佳指标。当使用可调谐匹配网络时,这尤其重要。例如,可调谐匹配网络可配置为有损状态,因此来自源的部分功率会消耗在匹配网络中。这会减少反射功率,由此减少回波损耗,但并不意味着有更多功率传输至负载。 未完,点此免费下载此白皮书
版权声明: 《华体会体育推荐 》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华体会体育推荐 》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华体会体育推荐 》杂志社。 |
|
![]() |
友情链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