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aturized Power Divider with Planar Stub StructuresR.El-Bouslemti, Ecole Nationale Polytechnique d'Oran, Algeria and F. Salah-Belkhodja, Djillali Liabes University, Algeria (12月9-10日在深圳举办的电子设计创新大会也将有相关议题,点此了解) (本页是纯文字版,点此阅读完整版全文) 两款新设计的微带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采用短截线结构,实现了小型化。该分配器工作在2.5GHz,只占用15.6×17.6 mm的面积。实测和仿真结果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相对于经典设计的性能改进。 用于毫米波频率的波导传输线最近在许多应用中被平面结构取代。1-3 平面结构已被证明是实用的,因为有可能在其表面添加有源或无源器件,将无源器件集成到电路中是未来设备和系统小型化的主要目标。 平面结构的微带和带状传输线具有理想的特性,如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兼容集成电路、可靠性更高和良好的可重复性。3,4 最常见的是微带,4,5 它的一面(即地平面)是完全金属化的电介质基底,另一面是金属带。 平面功分器的主要优点是易于与其他技术集成,并能承受相对较高的功率。其平面结构支持批量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它表现出良好的端口对端口的隔离和适度的损耗。一个缺点是设计中通常需要一个四分之一波长(λ/4)的传输线。 最流行的功率分配器结构是威尔金森结构(图1)。4 它是由一个与特征阻抗Z0相匹配的输入端口,两条特征阻抗Z=√2Z0的λ/4线和两个与Z0相匹配的输出端口组成。一个电阻(R=2Z0)连接两个输出端口,以处理输出功率不平衡的问题。5 多年来,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来缩少经典威尔金森结构的尺寸,包括使用平面人工传输线6、缺陷地面结构7、分形结构8、电容性负载9、集总元件10和短截线11-13。本项工作使用了短截线。
图1 功率分配器信号流(a)和威尔金森结构(b)。 微带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经典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是介电基底上的一条微带线(图2)。本文提出的带短截线的微带功率分配器如图3。
图2 经典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结构。
图3 带短截线的微带功率分配器(a),短截线单元(b),带开放短截线的功率分配器(c)和带交叉短截线的功率分配器(d)。 有几个参数表征了微带传输线和功率分配器的性能。假设是准TEM传播模式,14 微带中的相位速度由以下公式给出:
c是光速,εeff是有效相对介电常数,对于微带线来说,通常为2.9。15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由以下公式给出:14
W⁄h≥1,W是导电线的宽度(图3),h是电介质基底的高度。 在微带中,只有主导的(即准TEM)模式在传播。表面波是不想要的,因为它们与准TEM模式耦合。它们只有在频率为fs时才变得重要:2
通过在低于第一个高阶模式的截止频率的频率下工作,可以避免高阶模式的激励,该频率为:16
在实践中,微带线的工作频率是由:14
并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的:
最终设计参数和仿真 图3显示了分配器原型的平面设计。它是一个具有平面输入/输出端口的半三板(half tri-plate)环形器结构17。这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在输入/输出端口实现接近50Ω的特征阻抗。根据耦合角和中心圆半径,输入/输出线的宽度W如下:
输入/输出端口线的宽度调整为W=3mm,以达到50Ω的特征阻抗。使用Ansoft HFSS对表1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两个功率分配器的仿真结果见图4。
图4 带有开放(a)和交叉(b)短截线的功率分配器的仿真频率响应。 分配器原型很容易制造。它们所占的面积分别只有15.6×18.8毫米和15.6×17.6毫米,与经典的威尔金森分配器相比,尺寸缩小了约93%。 实验结果 功率分配器原型是在FR4基板上制作的(εr=4.5,h=1.6mm)。图5显示了制作的原型和传统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在两个输出端口之间放置了一个表面贴装电阻以提高隔离度。测量时使用了Keysight E5071C网络分析仪,图6-9比较了实测和仿真的性能,两者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在两个原型的实测性能中几乎没有观察到差异。在工作频率上,|S21|和|S31|都在-3.4dB左右。开放(open-ended)和交叉(cross-ended)短截线分配器的|S11|分别为-25.75dB和-27.64 dB;输出端口之间的耦合|S23|则分别是-26.35 dB和-28.25 dB。图10显示了分配器原型输出端口之间的实测相位差。在2.5GHz的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相位差为0度。
图5 经典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左)与2.5GHz短截线负载功率分配器(右)。
图6 开放短截线功率分配器原型的实测与仿真的反射性能:|S22|(a),|S33|(b)和|S11|(c)。
图7 开放短截线功率分配器原型的实测与仿真的传输性能:|S21|(a),|S31|(b)和|S23|(c)。
图8 交叉短截线功率分配器原型的实测与仿真的反射性能:|S 33|(a),|S 22|(b)和|S 11|(c)。
图9 交叉短截线功率分配器原型的实测与仿真的传输性能:|S 21|(a),|S 31|(b)和|S 23|(c)。
图10 功率分配器原型的输出端口2和3的相位差。 图11显示了经典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的实测与仿真性能。短截线设计的隔离性能相对于经典威尔金森提高了20dB(图12)。输入和输出的反射特性(|S11|、|S22|和|S33|)得到了优化,而|S21|和|S31|接近3dB的理想值。
图11 经典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的实测与仿真的|Sxx|。
图12 原始、交叉短截线和开放短截线功率分配器的|S23|。 结论 新设计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使用了一个紧凑的短截线结构,尺寸缩小了93%。两个稍有不同的原型设计的实测性能与仿真结果非常吻合,而且相对于经典设计没有妥协。实际上,输出端口的隔离度提高了20dB。 鸣谢 本工作得到了阿尔及利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总局(DGRSDT)的支持。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 《华体会体育推荐 》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华体会体育推荐 》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华体会体育推荐 》杂志社。 |
|
友情链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4号 备案序号:粤ICP备12025165号-4 |